近来,国内多媒体音箱市场动作频频,各大品牌厂商都相继推出了2.0有源音箱,使这一市场的关注度得到明显提升。2.0有源音箱产品市场的火热,很好地满足了用户对高音质品质的追求。不过,当前用户的音箱选择范围并不仅止于2.0有源音箱,2.1+1独立功放(iFi)音箱从今年上半年以来一直是市场的焦点,其从技术到应用的创新也成为了用户关注的焦点。
一边是独立功放概念热火朝天,一边是书架箱成为商家必争之地。那么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应该选择永恒的2.0,还是应需而动的iFi享受呢?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显然要根据用户自身的需求和产品特性作出判断,才能选择一款真正合适的音箱。
iFi:应需而动的独立功放
在过去的两年间,独立功放概念经过了众说纷纭、保守观望到最终被业界广泛接受的发展过程。自2005年国内多媒体音箱巨头三诺在业内率先以全新、正确、前卫的理念推出其第一款独立功放产品iFi-331以来,到今年5月间采用第二代独立功放技术的超强“音频服务器”iFi-725更为现阶段数字家庭的构架搭建了顶级的应用平台,直至iFi-311风云版以199元的劲爆低价在本年度暑促大战中掀起了独立功放产品普及风暴,消费者逐渐认可了这一创新产品。在这一市场发展中,三诺、漫步者、奋达等各大主流厂家都对独立功放产品的发展和成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独立功放最大的创新在于应用层面。以三诺今年5月份推出的iFi-725为例,该产品作为现阶段多媒体音箱的应用级顶端,最有价值的特性是拥有MP3/WMA解码功能,可以完全脱离电脑直接播放U盘和SD卡里的曲目,还能充当读卡器,使多媒体音箱不再只是电脑的附属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功放。其突破性的意义还在于具备2.0/2.1模式切换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与之搭配的2.0或2.1音箱,充分贯彻Hi-Fi精神,是三诺在给用户提供音频解决方案时最灵活最人性化的创新思路。iFi-725挣脱了国内多媒体音频行业同质化竞争和单一价格战的泥潭,在单一产品中以应用为契机,集成了IT(多媒体音箱)、数码(可直接播放MP3,充当存储卡的读卡器)、家电(闹钟、收音、桌面组合音响)等功能,另辟蹊径地向消费者展示了独立功放未来向数字家庭进军的广阔前景和全新的应用领域!
除了应用层面的优势外,消费者在选择独立功放时还应考虑到其他一些优点:将功放部分的电路独立于音箱之外,使低音音箱内部的设计更游刃有余,符合声学原理,有效提升低音音质;各项调节和操作更加便捷,特别是一些高端2.1+1音箱均配备了遥控器,为您量身打造全新的家电化音频平台;有利于散热、稳定工作,延长音箱的使用寿命。
2.0音箱:永恒不变的音质追求
与独立功放蓄势勃发的同时,另一个近期被广泛关注的热点也悄然出现——2.0音箱在市场中虽然不是主流的多媒体音箱,市场占有率也远不及2.1音箱那么普遍,但却凭借其纯净唯美的音质,特别是一般2.1音箱无法比拟的圆润中频表现,越来越被广大的音频发烧友所青睐,且为各大音频厂商所重视。可以说,2.0音箱市场成为热点,是消费者对于音质追求的日益提升和日趋理性的表现。
细分2.0音箱市场,我们可以发现2.0音箱市场的一些特点:低价位的2.0书架箱由于受自身成本的局限,很难满足热衷Hi-Fi的音乐爱好者们对于音乐品质的追求;千元及以上价位的高端2.0音箱音质虽好,其价格却令许多消费者望尘莫及;惟有价位在400-600元区间的中端2.0书架箱以其优良的品质、平易近人的价格和出色的性价比最为消费者所关注,特别是今年下半年以来市场反应热烈。例如三诺日前推出的N-35G改进版,近期的N-25G,以及随后即将推出的N-20GⅢ和同样纳入本年度新产品规划中的N-50G,都非常适合欣赏音乐,都以绝佳的性价比成为音乐爱好者的明智之选。
以N-35G来说,其外型中规中矩,表面材质采用棕色木纹贴皮外加黑色烤漆面板的经典设计,沉稳大方。N-35G箱体为15mm密度板,有效减少谐振。扬声器采用了5.25英寸低音单元和1.25英寸高音喇叭的经典搭配,高音通透,中频柔和,人声浑然天成,低频反应速度快,衔接自然,可谓是电子分频书架箱里的代表作。498元的零售价将N-35G归于500元中端2.0音箱的级别,但其精益求精的品质,上市之初即成为追求性价比的明智用户的不二选择。N-20GⅢ则将续写三诺N-20G系列产品最佳性价比的传奇,N-50G则以高端2.0的纯美音质一直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所期待着。2.0书架箱格局明显,各自满足在其价格区间内的用户的最大福利。
随着中国乃至整个世界IT产业日新月异的发展,我国的多媒体音箱行业也经过了十余年的风霜洗礼,音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不论是3C融合的行业趋势、还是Hi-Fi发烧友的技术诉求,摆在我们面前的选择只有两条道路——是倾听2.0书架箱的高品质乐声,还是坐享独立功放的强大应用体验?“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新闻稿 2007-10-13)